您当前的位置:张家口万全县长安网 >> 评论

用法治力量为公民个人信息保驾护航

2017-05-22 15:41:4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APP如今正成为乘客航班信息泄露的重要渠道,信息泄露的渠道包括了部分航空公司的官方APP、第三方航班APP以及航空公司的官网。“只要知道明星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就能把他的预出行行程全部查到。”一位在网上贩卖明星行程的商家称。(5月12日《新京报》)

  航班信息大肆泄露,个人信息随意叫卖究竟谁之过?从报道中不难发现,“部分航空公司的官方APP、第三方航班APP以及航空公司的官网”均不安全,有的可以说是漏洞明显,且“存在已久”。令人惊讶的是,有的甚至不需要黑客和特殊技术手段,普通人注册APP后就会在自己账户的“关联人”中看到素不相识的乘客信息。面对如此严重且长期存在的信息安全漏洞和隐患问题,有关航空公司、APP运营商,为何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为何不采取任何有效的堵漏、整改措施?究其原因,关键是信息安全漏洞频现、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后,鲜有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因此吃到巨额罚单、受到严厉处置。所以,某些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便会轻视甚至是已经发生信息泄露事件也不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信息及其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个人信息“实名认证”则是一个人畅行网上网下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和“通行证”。然而,公民个人信息应用、流转越频繁,客观上发生泄露的时机、环节无疑也就越多、几率也越大。一旦某一道信息安全防线的关口失守,就会导致信息泄露,继而衍生出一连串风险隐患和危害后果,再加上那些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中不尽责、不作为,故意“装睡”的部门和个人,仅靠大声呼吁以及曝光批评恐怕都难以“叫醒”,唯有运用法治与追责的重锤才能将其“敲醒”。

  众所周知,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侵犯、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一些大案要案接连告破,有力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但同时也应看到,因存在罪名界定不清、情节认定不明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相关法条的适用,制约了法治效力的发挥。为此,5月9日,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和厘清,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为法律打击和刑罚震慑扫清了法制障碍。

  相信随着法治惩戒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法律法规的更加完善,一定能惊醒那些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中“装睡”的部门和个人,也能吓退那些在罪与罚的边缘混水摸鱼的不法分子,更能加速推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社会共治格局与责任体系的形成,最终堵住管理和技术上的各种信息泄露的漏洞,斩断各条信息窃取、贩卖及关联犯罪的黑色利益链。

  (徐建辉)

关键词:个人 个人信息 信息 公民 的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杨海涛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