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背后所折射的法律问题

2017-11-20 08:46: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双十一”购物背后所折射的法律问题

  作者:马丽梅  发布时间:2017-11-15 17:11:43

  


 

 张家口长安网讯(万全长安通讯员): 由天猫、淘宝主办的“双十一”狂欢购物节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电商们纷纷摩拳擦掌,“剁手党们”蠢蠢欲动,而2017年的双十一交易额果然再创新高,当天3分01秒成交量即突破百亿人民币,总成交额超过1682亿元。这场狂欢盛宴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却不能视而不见。

  “双十一”的营销策略让消费者们眼花缭乱,网民称今年双十一可能是最“烧脑”的一次,“买东西比考试还难”。许多的消费者看到了“折扣”“返现”等字眼就盲目网购,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消费陷阱,“双十一”后退款浪潮接踵而来。商品质量问题、价格虚假问题、收到的商品和描述不符、借口包装遭磨损不退换等问题也接连不断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25条第1款、第2款规定:“消费者在网购时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1、消费者定作的;2、鲜活易腐的;3、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4交付的报纸、期刊。”第44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

  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赋予了消费者无理由退货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了网购平台责任。网上购物经常会遇到产品质量问题等要求退货,但是许多售后都扯皮推诿,消费者往往为了“省事”而吃了哑巴亏,《消法》填补了网购的空白,用法律来支撑消费者享受自己的权利,而且也用法律来鞭策网购平台更好的发挥监管作用,履行自己的责任,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网购环境。

  第二,提高自身防范意思。网络购物的虚拟性导致其具有一定的风险和隐患。消费者购买时首先是要仔细阅读消费细则。其次要选好网站,注重商家信誉。可通过一些消费点评对商家进行了解,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不要忽略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到货时要先验货再签收付款,无法验货或是感觉不放心的完全可以不签收。对于网络的消费纠纷,要及时取证,与商家确认售后服务,保存购物网页和截图网页包含的商品和服务的重要信息、交易聊天记录和付款信息等证据,以便向消协或者工商部门进行投诉,也可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时“有明确的被告”。在起诉之前消费者需厘清当出现纠纷时的责任主体,注意掌握商品或服务的名称、质量、价格、运费、配送方式、退换货方式、经销商的名称,住所地和公司注册地,实际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主要信息。

  第三,加强诚信建设,完善诚信机制。无论是电商还是消费者都应当具有诚信意识,电商平台应当秉承诚信观念,就“双十一”而言,虚假折扣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商家在活动开始前虚抬价格,活动当天

  再注明五折销售,从中牟取利益。诚信乃经营之本,商家只有坚持诚信,才会有回头客,才能真正立足于商场。当然,消费者也应该具有诚信意识,不能钻无理由退货的空子,随意更换商品。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遵守法律,注重诚信,才能构建良好的购物环境,使“双十一”购物节绽放光彩。

关键词:十一 双十 的 消费 消费者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王永胜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